我实验室科研团队在乏氧肿瘤治疗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
金属有机框架材料(MOFs)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桥连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无机-有机杂化材料,具有结构可调、比表面积大、孔隙度高等特点。目前,一些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MOFs材料已被成功用于生物成像、生物检测、药物转运及光动力治疗等领域。
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,我实验室纳米医学与分子诊疗科研团队在MOFs的生物医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。2017年,该团队报道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疫苗MOF-OVA@CpG,对小鼠黑色素瘤展现了良好的治疗的效果(Biomaterials, 2017, 122, 23-33)。同年,Biomaterials(2017, 144, 155-165)又报道了该团队对一种β-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-内酰胺类抗生素共转运体系MSN-Sul@carMOF的研究。
实体瘤的光动力治疗过程中因乏氧状况严重造成治疗效果差,因此,改善肿瘤组织乏氧状况是提高光动力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。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,该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Zr基MOF(UiO-66)的新型载氧仿生纳米材料,采用后修饰方法将光敏剂吲哚菁绿(ICG)通过配位作用键合到UiO-66表面,利用其孔道结构负载氧气,并在其表面包裹一层红细胞膜(RBC),合成了具有免疫逃逸、自供氧功能的光动力治疗试剂O2@UiO-66@ICG@RBC。在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,该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实体肿瘤的乏氧状况,提高了光动力治疗效果(如下图所示)。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氧气和光敏剂的被动靶向递送方式,有助于拓展MOF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(Biomaterials,2018, 178, 83-94)。
以上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材料领域顶级期刊Biomaterials(在生物材料类排名Top 1,最新影响因子8.402),成果均以河北大学为第一单位,我实验室李振华副教授、张金超教授和梁兴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。